二维码

板材网

扫一扫关注

中国板材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板材知识 » 正文

木材的健康之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29 22:31:25    浏览次数:3470
导读

自人类诞生以来,木材便作为人类的“朋友”,一直伴随着人类,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用作家具、室内装饰、建筑,还是牙签、筷子等,我们都能随时随地见到木材的影子。然而,大部分人或许不知道,木材除了作为工具使用之外,还有着另外的巨大作用,那就是养生保健的作用。作为

自人类诞生以来,木材便作为人类的“朋友”,一直伴随着人类,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管是用作家具、室内装饰、建筑,还是牙签、筷子等,我们都能随时随地见到木材的影子。然而,大部分人或许不知道,木材除了作为工具使用之外,还有着另外的巨大作用,那就是养生保健的作用。

作为古老而又天然的绿色材料,木材一直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广州华南家居健康研究院院长、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凯夫在40多年钻研“木”的历程中,基于细胞学原理,从生命科学出发,着眼木材气味、纹理、结构与特性,深刻地揭示了木与人的亲近之源。

李教授在《我的“木材保健”梦》一文中指出,森林是人类的老家,人类是从这里起源和发展起来的。森林的绿色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降低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它不仅能使人平静、舒服,而且还能使人体的皮肤温度降低1-2摄氏度,脉搏每分钟减少4-8次,能增强听觉和思维活动的灵敏性。另外,森林中的植物,如杉、松、桉、杨、圆柏、橡树等能分泌出一种带有芳香味的单萜烯、倍半萜烯和双萜类气体“杀菌素”,能杀死空气中的白喉、伤寒、结核、痢疾、霍乱等病菌。据调查,在干燥无林处,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400万个病菌,而在林荫道处只含60万个,在森林中则只有几十个了。

除此之外,文中也详细地阐述了木材所具备的完美特性,如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调节室内的温湿度,调整人的心理感觉,可以延长人类的寿命,具有保健、杀菌、驱虫、激活细胞、吸收紫外线、减轻疲劳等功能。以降香黄檀为例,降香黄檀具有降血压、血脂及舒筋活血、利脑、除臭、刺激细胞从而使组织再生等作用,又比如小叶紫檀,小叶紫檀具有镇心,安神,舒筋活血,增强免疫力,防止老化,消炎止痛等功效。由此可见,木材对人体健康、养生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这是大自然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赐给人类最完美、最贵重的礼物。

那么,木材的养生保健功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李教授表示,木材的保健功效主要体现在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调节等方面。比如视觉,木材纹理美观,色泽多样,同时木材对光的反射率达30-40%,对人的视网膜组织的刺激恰到好处,它可以吸收阳光中对人眼有害的紫外线,使眼疲劳迅速消失,精神爽朗。又比如嗅觉,木材的气体具有挥发性,许多木材的香气具有清新、爽神、醒脑、舒心,不使人心浮气躁,有愉悦之感。有鉴于此,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可以利用木材的种种特性,让木材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比如在购买家具的时候可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实木家具、实木地板等。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空气、水等环境污染的加剧,人类的健康也开始受到威胁。在此情况下,健康、绿色、舒适的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求。因此,研究木材对人体的保健功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信随着人类对木材保健功能的不断深入研究,未来木材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本文仅就木材与人体健康这个论题,结合李凯夫教授《我的“木材保健梦”》一文谈点浅显的看法。以后笔者将根据李教授对木材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木材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调节等几个方面出发向大家讲解木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保健作用,敬请期待!

本栏目邀请由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凯夫教授领衔的广州华南家居健康研究院的行业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开展家居健康研究,陆续与读者分享有关的研究成果,在此也诚意邀请有兴趣的您加入我们的团队,共同学习探讨,为提高人们的健康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李凯夫简介:

全联艺术红木家具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2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8项,出版的著作18部,发表论文228篇。获原林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分别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海峡两岸林业敬业奖励基金奖”、广东省家具协会教育工作特别贡献奖和杰出人物奖。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gejing14@qq.com。
 

(c)2013-2021 沭阳力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BANCAIWANG.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3312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