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零七年的秋天,我因报纸上关于彭志军创业奋斗的故事,走进了华杰。彭总夫妇白手起家、敬业拼搏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面试出奇地简短,彭总的朴实与诚恳,让我感受到了这家初创企业的真诚与活力。就是这份感觉,让我推开了这扇门,也开启了我与公司长达十八年的风雨同舟。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与华杰并肩走过了十八载春秋,从孑然一身的“光杆司令”,成长为带领近二十人团队的部门负责人。回首这段岁月,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感慨,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归属与自豪。华杰于我,已不是一段简单的职场生涯,而是一个承载梦想、见证成长的家,一部我与公司血脉相连、共同写就的成长诗篇。
从“一人成军”到“体系健全”
回顾过去
还记得刚加入华杰时,公司正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整个财务部只有我一个人。我奋战在公司一线,“头衔”多得数不清:采购、库管、统计、会计……每天穿梭于厂区,清点原料、核对单据、登记账本,也亲眼见证了彭总夫妇盘点仓库到深夜,那种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那段“一人成军”的岁月,虽然辛苦,却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像了解自己的孩子一样,熟悉了公司的每一个业务环节,为我日后搭建财务体系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后来,公司业务腾飞,我的团队也一点点壮大。从统计员、库管员,到出纳、成本会计,我们终于从一间小屋,发展成近二十人的专业部门。手工账本被软件取代,我们建立起了规范的预算与风控体系。我亲眼见证、并亲手参与了公司从一棵幼苗,长成枝繁叶茂大树的全过程。在华杰,我看到的不是“老板与员工”的层级关系,而是一群人为共同目标奋斗的伙伴情谊。
这里是我倾注青春的“家”
事业情深
在岗位上的每一天,我都在学习、在成长。有一次,一位新同事好奇地问我,你是老板的亲戚吗?我说不是;他们问,是什么让你向经营自己的事业一样坚守十八年?我的答案从未改变:因为这里对我来说早已不是一份工作,而是我倾注了十八年青春与心血的事业和家!
这种感情,融在了日常的点滴里:在公司飞跃发展的欢呼声中,在共渡资金难关的不眠之夜里……公司于我,如同亲手养大的孩子,它的每一次疼痛我都感同身受,每一次成长我都眉笑眼开。这种“主动经营”的心态,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
“刀刃向内”的改革与决心
共渡时艰
今年经济寒流席卷,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刻在公司骨子里的,是创业初期那股不服输的劲头。
我们开启了“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作为公司的“数据中枢”,财务部肩负重任:
01
推动降本增效
我们精细核算,让每一分钱都产生价值,为公司备足过冬的“粮草”。
02
支持质量攻坚
用数据揭示质量成本,推动生产线品质升级,重塑产品竞争力。
03
助力结构优化
集中资源发展高价值产品,虽然阵痛,但为了更健康的未来。
华杰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伙伴的付出,更离不开那种深入骨髓的企业文化:务实、坚韧、创新、共赢。全公司上下同心,从销售到生产,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携手前行!
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同心致远
十八年前,我因一个故事而来,亲手埋下了财务体系的第一块基石。今天,我和伙伴们,正为公司的再次腾飞构筑更坚固的堡垒。
作为财务部的一员,我将继续提升专业能力,优化财务体系,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我也希望能带动更多年轻的同事,一起成长、一起奋斗,把华杰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相信:我们必将战胜困难,因为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我们必将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因为我们有一支淬炼过的、团结的队伍;我们必将成为行业的引领者,用更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去定义新标准!
华杰不仅给了我一个平台,更给了我一个家。在这里,我学会了责任,懂得了担当,也收获了成长与认可。感谢彭总夫妇的引领,感谢所有伙伴的支持,感谢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奋斗的舞台。
前方的路仍有风雨,但我和伙伴们,将始终与公司站在一起,不负韶华,不负使命,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我们的未来,必定是星辰大海!
供稿人:李金平
编辑排版:王昕宇
华杰发光体(员工投稿)
投稿人:财务部 李金平






